《中國科學家思想錄》(第六輯)
2015-05-28 09:18 來源:《中國科學家思想錄》叢書
簡介
中國科學院學部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咨詢機構,長期以來圍繞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國防安全等方面的重大科技問題,開展了一系列決策咨詢和戰略研究,提出了許多重要咨詢意見和建議,為中央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中國科學家思想錄”較為系統地對這些重要報告和院士建議進行了梳理和精編,記錄了廣大院士在科學研究基礎上服務國家科學決策的豐富思想,將對各級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公眾理解科學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適合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相關企業的管理者和研究人員及社會公眾閱讀。目錄
1 | 關于我國大規模城市化和區域發展問題的認識和建議 | 陸大道 |
2 | 關于協調地域(空間)規劃及編制全國國土規劃的建議 | 陸大道 |
3 | 我國城鄉飲水安全的現狀與對策建議 | 劉昌明等 |
4 | 重建西南聯大的建議 | 鄒承魯 |
5 | 院士們共同參與提高《中國科學》的國際影響 | 郝柏林 |
6 | 必須迅速強化開展第二空間金屬礦產資源地球物理找礦、勘探和開發的建議 | 滕吉文 |
7 | 關于改革我國高考制度的建議 | 殷鴻福 |
8 | 關于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和水平考試中要積極選用國產優秀教育軟件的建議 | 張景中 |
9 | 自然科學技術與社會、人文科學相結合才能搞好節能 | 蔡睿賢 |
10 | 我國能否領導一場以鋰離子蓄電池為基礎的電動車技術的革命? | 何祚庥 |
11 | 關于繼續加強我國煤成氣勘探與研究的建議 | 戴金星 |
12 | 發揮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減少化學氮肥用量 | 陳文新等 |
13 | 貫徹落實自主創新建立全民全齡的智力開發體系 | 郭慕孫 |
14 | 加強物質結構研究設備科學技術平臺建設 | 葉恒強等 |
15 | 解決中國未來的能源問題,是以核能為主,還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 | 何祚庥 |
16 | 改變觀念,重視并加強工程型人才培養 | 周興銘 |
17 | 對我國教育工作的若干建議 | 沈其韓 |
18 | “十一五”期間“節能20%”,能做到嗎? | 何祚庥 |
19 | 我國是否應奉行“大煤電……特高壓、大電網”的發展戰略? | 何祚庥 |
20 | 關于基礎科學教育與人才培養的建議 | 沈學礎等 |
21 | 關于改進科學技術獎項設立及評審的建議 | 周恒等 |
22 | 我國浪花飛濺區的海洋鋼鐵設施保護工作亟待加強 | 侯保榮等 |
23 | 關于迅速加強微流控學及相關應用領域創新研究的建議 | 方肇倫 |
24 | 對材料科技發展戰略布局的建議 | 金展鵬等 |
25 | 防止我國西南巖溶地區地下河變成“下水道”的對策與建議 | 袁道先等 |
26 | 關于及早建設太陽能熱電廠的建議 | 王之江 |
27 | 關于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的建議 | 符淙斌等 |
28 | 積極應對我國二氧化碳排放2008年可能“雙超”的建議 | 何祚庥 |
29 | 關于盡快開展基于國產微處理芯片及控制總線高檔數控系統研制的建議 | 李國杰等 |
30 | 我國微機電系統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建議 | 楊叔子等 |
31 | 中國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 葉篤正等 |
32 | 大量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否會導致電網供需失衡? | 何祚庥等 |
33 | 建議在做出建設北京第二機場的決策前考慮一個問題 | 周恒 |
34 | 一個影響環地中海地區,甚而可能影響世界未來的“潔凈陽光能源”的倡議 | 何祚庥等 |
35 | 建設地球系統模擬網絡平臺提高應對災害的宏觀調控能力 | 陳述彭 |
36 | 環地中海地區“潔凈陽光能源倡議”對我國的啟示 | 何祚庥等 |
37 | 發展大規模非水能可再生能源積極構建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體系 | 嚴陸光 |
38 | 關于未來在荒漠地區發展大規模綜合能源基地的建議 | 嚴陸光 |
39 | 關于加強我國電子廢棄物高污染區健康風險與調控研究的建議 | 傅家謨等 |
40 | 建議重視和加強對“宇宙線與氣候的關聯——可能影響全球變暖的一個重要因素”的研究 | 何祚庥等 |
41 | 關于實錄唐家山堰塞湖潰決洪水演進全過程和潰后地形的建議 | 陳祖煜 |
42 | 關于緊急啟動“水下爆炸夯實堰塞湖松散堰體工程可行性論證”的建議 | 鄭哲敏等 |
43 | 四川汶川地震災后生態重建與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建議 | 張新時等 |
44 | 關于汶川大地震后災區恢復重建有關問題的建議 | 林皋 |
45 | 關于緊急啟動“爆炸夯實堰塞湖松散堰體”的建議 | 鄭哲敏等 |
46 | 對地震預測預警研究的認識 | 孫鈞 |
47 | 汶川地震后山體次生災害整治與處理的若干問題 | 孫鈞 |
48 | 建議為震區建設鋼結構抗震生態住宅 | 蔣民華 |
49 | 建議實施“公交優先工程”并與“電動汽車計劃”結合以發展“電動公交車” | 田昭武 |
50 | 對“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意見 | 李小文 |
51 | 關于煤基與生物基之爭 | 石元春 |
52 | 煤基乎?生物基乎?抑電基乎? | 何祚庥 |
53 | 關于汶川地震遺址保護與紀念場館建設的建議 | 陳颙等 |
54 | 在應對金融海嘯中一個值得我們借鑒的新思維 | 何祚庥 |
55 | 關于遏制冒進式城鎮化和空間失控的建議 | 陸大道等 |
56 | 關于發展我國可再生能源體系的思考 | 戴立信等 |